很多朋友提到这个问题:我的电脑和手机买的没多久,怎么就老是卡顿,不好用了呢?

为什么不行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说到底就是,网络文明环境太差,流氓网络和软件太多,在网际无孔不入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地收割韭菜所致,其典型特征如下:

  1. 不遵守法规:

新买的手机和电脑里被系统锁定默认的安装软件,你使用什么软件不是自己说了算,得技术非常好的专业人士才能解决,网络和计算机行业相关法规是齐全的,但利用公检法实施滞后的漏洞,实施捆绑销售,垄断和强卖等违法行为;

  1. 损害用户权益:

在后台搞小动作,偷偷安装各种乱七八糟的软件,收集用户隐私和信息,将用户的个人资料卖给网络灰产营销公司,发送与用户偏好毫无关联的垃圾广告,直至硬件内存磁盘被填满,CPU性能被耗尽,系统速度变慢,卡死,崩溃,甚至中毒成为被流氓黑客操控的肉鸡;

  1. 侵犯知识产权:

很多软件抄袭开源代码,或抄袭别人同样的项目,仅仅换了一个软件的外壳皮肤,就开始在创业市场上讲故事,与投资人合伙欺诈用户,毫无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损害源代码著作者权益,扰乱技术应用和网络市场的秩序,我们的企业和产品在国际上得不到尊重和贸易保护,其中重要方面就是知识产权的侵犯问题;

  1. 虚假信息:

在封闭的局域网里的某一种特定语境和话题控制范围内,流氓们首先通过社交平台每天散布裂变负面信息,门户网、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充满了“虚假,谣言,敌意,仇恨,情绪”,对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精神思想毒害至深;

尤其在自媒体上,每天有无数的小编辛辛苦苦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写稿子发帖,然后被剽窃删改、无故屏蔽404或挂满乱七八糟的广告,小编们跟流氓网络操控的机器人抗衡,就好比蚂蚁跟凹凸曼pk,因为你是人,面对的是机器,自动给你挂掉,而且投诉无门,双方对抗完全就是不在一个维度上的物种;

  1. 伪劣产品:

流氓电商每天推销虚假产品信息并售卖山寨伪劣品,对韭菜类型用户的大脑和身体可能造成终生无法恢复的器质性的伤害,这些软件和平台就像网络生态里的大垃圾堆,具备极强大恶劣的环境影响力;

不少发展中国家制造的很多符合国际一流品质标准的产品被廉价出口,上自数码家电下至农产品和食品,而留下来给自己消费者的是次等劣品,以及更多的模仿国外品质的外包装,随着电商和快递业的膨胀,伪劣品的生存空间从城市被挤压,大行其道扩散到偏远农村各个角落;

  1. 资源浪费:

经历以上几轮糟蹋和网络环境恶化之后,即使新的手机电脑用不了多久,你也觉得运行速度实在太慢,不行了只好再换掉,网络流氓生态圈里做硬件的又发财了,于是每年丢弃无数的实际还可用的数码电子产品,形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更详细的关于流氓软件和网络黑灰产业链,请查阅媒体报道。

小白对此流氓网络和软件毫无免疫力,即使网络老手也是经常一不小心就中招,说起抵制它们,有那么容易吗?难道除了这些流氓,就没有其他选择吗?

当然,现在好用的网络平台和软件工具越来越多,不要担心没有替代品。抛弃流氓就好了,不使用它就是不参与其恶劣的游戏规则,流氓就拿你没办法。只是许多人活在惯性中,不愿意去接纳更好的平台和工具而已。

还有少数一些同行也证实了类似观点,参考IT界大佬耗子的一篇科普文:为什么我不在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

网络是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的真实映射,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网络里就会什么样,好坏都会被放大N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按照我们推荐一些方法和工具清单来,就可以规避流氓侵扰,实现人生翻转。

综上所述,你购买一台手机或电脑,有设备的所有权,但是没有完整的使用权,对于一般的用户而言,可能只有10%的使用权,其他90%的使用权都是软硬件和平台厂商的,它们肆意侵占你的CPU和内存,各种乱七八糟的软件和广告图片视频等你不需要的东西塞满。

这就有如你买了一套房子,虽然搬进去住了,但是钥匙在开发商或别人手里,人家想什么时候进去就进去,想在你家放什么或拿什么,你说了不算。

要理解这些荒诞奇观,得追根溯源到具体的环境背景中去看。

背景概述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中国家逐渐普及个人计算机,物理光纤电缆接上了外部世界,各种软件平台和商业模式被复制(简单粗暴抄袭)进去,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关键功能、标准、协议大量滥用,网络中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逐渐被淹没,放眼所见都是乌烟瘴气。

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工具总是首先被用在横征暴敛,遵循肉食丛林的原始野蛮法则,直至今日依然如此,譬如近些年才出现的区块链,首先被广泛应用在灰黑产交易和网络诈骗上。

从全球整体网络环境看某个局域网,犹如城市中某个区域的管道主体连上的不是清水管而是下水道,于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排放。许多身处其中的IT从业者对周遭环境却浑然不知,像在下水道边生活习惯久了,不用捂鼻子也不觉得有啥不适应。

信息文明领跑着一个发展迅猛的新时代,落后区域跑步也要跟上演化的进度,在下水道边生长的身体素质,在静止状态下看不出来,上场跑动才显现,一抬脚呼吸节奏就乱了,气喘吁吁地体力不支,甚至脑缺氧昏厥倒地。

信息文明的领跑者们嘲笑“跟跑者的拖后腿跑步姿势”,屡屡诟病“作弊、抄袭”,还动辄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横加干涉制裁。

在庞大跟跑者队伍中,不乏一些体型肥硕(市值很高)的大公司,他们并非没有高科技人才,要什么都能做出来,可是跑得赢的人才不屑与其为伍,都纷纷加盟到竞争对手的阵营去了。

不与真正的国际互联网水平接轨,只在内部局域网闭门造车的结果就是,例如中文网络公司中产生了BAT一类的典型代表,只有面子,缺少里子,大而不强,强而不胜,网友们给的评价不无道理,这确实是各家主营业务的典型特征:

  • B百度,赚病人的钱家属偿命,推广虚假医疗牛皮癣广告害死人,制造错误的搜索结果和垃圾信息;
  • A阿里巴巴,赚女人的钱男人辛苦,销售假冒伪劣小商品,屡次被西方列入“恶名市场”黑名单;
  • T腾讯,赚小孩的钱家长担忧,投资网络游戏和视频娱乐社交,让全民疯狂沉迷恶俗的网瘾;

仅仅就媒体资讯类网络为例,网民在此恶劣环境下成长,对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利。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类使用什么工具,能说明其所处生态位高低的水平,使用的工具能够映射其大脑的底层结构。

显然,普遍使用劣质的网络平台(工具)不会获取更高等级的“智慧”和“文明”,从小刷手机短视频泡网游抢廉价商品优惠券的这代人前途堪忧,人类社会进化速度加快,不用等到下一代,他们就能与文明世界拉开光年的差距。

可是现实中还在不断涌现以BAT为榜样的网络独角兽,例如同样被列入“恶名市场”黑名单的拼多多和共享单车等等,案例太多罄竹难书,不在此一一列举,因为产品、服务和口碑都很差,谁用谁知道,关键是用户有其他可选项吗?它剥夺人们的选择权,还要剥夺知情权,网络媒体公关和删帖屏蔽能力超强,也挡不住人尽皆知的恶名远扬。

荒诞无奈

列举我最熟悉的农业食品行业案例:

官方媒体自己说的,中文网络内容有超过一半的谣言都是和吃的有关,连最日常普通的食品农产品,涉及民生工程的基本必需品,都被有意或无意地歪曲误解,传播错误虚假信息。 Breaking damaging rumors around food safety in China

食品安全占网络谣言总量近半 成第一大网络谣言

人民日报:让老年人远离网络谣言

我在业界排名top3-5的多家大规模平台公司里任职过,也熟悉许多行业朋友圈,有不少机会接近这些平台的创始人大佬们,据我们亲身体会和了解分析,并非大佬和高管们的人性本恶,谁都希望名利双收,不要变成这样子被人嘲笑唾骂,他们也曾做出过卓著的努力,想要站着而不是跪着挣钱。

但他们亲手创造的事业就是在自己手里神奇地失控了,结果就是赚一大笔快钱赶紧走人,哪里有企业社会责任和百年基业理想?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创业者们的初衷去哪儿了?这背后的种种缘由值得探究,像环境微生物导致的污染中毒,被寄生的宿主本体不能自己。

亲眼看着他们好牌打成烂牌,赚了太多钱却很痛苦挣扎,作为理智的人,我认为外界的任何唾骂指责都是徒劳无效的,他们既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兼加害者,这多重身份角色加于一身,不值得同情,让人百感交集。

这些平台巨头内部布满腐败的bug漏洞,必定不攻自“破”。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创新建“立”,光“破”而不“立”,就会陷入新的混乱的轮回。准备好升级换代(取代它们)完全可能,不是为了“颠覆”谁,和它们也没有正面的冲突争斗,因为方法和技术思路不同,不是相同的物种,也不在同一个维度的赛道上竞争,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能合作一把。

正因为他们做得还很差,也就给了其他创业者巨大的机会,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体,无论以何种方式,都要掌握跟得上时代节奏的IT应用(非研发)能力。

2000年之前,计算机网络服务尚未普及,传媒是派遣记者实地跑和编辑办小报的传统模式,那时最强大的多媒体电视传播网络非一般私营个体所掌握。

计算机网络和IT行业的核心科技高速发展,已超过摩尔定律每18个月一次的频率升级迭代,性能愈高而成本愈低,不久未来的IPv6的网络协议下,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能有一个可访问的独立IP网络地址,世界变化翻天覆地。

今天已经实现地球上几乎人手一台电脑或移动手机,几乎任何人之间都能直接对话,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事件的风暴眼,每个人也都具备全网传播的能力。

世界正在逐渐变成平的,地球村已经满足不了某些人类的探索愿望,不少人会叹息自己生错了地方,当我们还在地球上的旮旯角落像蝼蚁一样蠕动,为了争夺一点生存的资源而争斗厮杀的时候,有高智商的人类早已经在探索边界无限的星际文明。

如何解决?

如何应对流氓网络的封锁和割韭菜?得用一套不同的工具和平台突围,详情查阅:工作/学习/休闲的软件工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