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靖涛:愿天堂没有抑郁

2012.4.4 王兄永远离开了人间,愿天堂没有抑郁 北京 北美华人沙发客师爷 初识王兄大约是在2005年夏(记不太清了),某天接到一个印度小伙的电话,呱呱呱地说我们在全球换宿俱乐部 网站上认识的,他带着兄弟到北京玩,人生地不熟的,希望我能接待他们。 由于我当时住的地方也很小,我接待了他们喝水聊天,但并没留宿。(给大家提示,在交友换宿网站认识的某些人,素质很低劣,请注意识别信用积分) 然后他借我电话拨通了另外一个电话,对方很痛快地答应留宿,接着我给他们带路去接待住宿的主人家,刚好距离我住的地方不算太远,自此我就和这位王靖涛兄及其夫人赵壮(赵老师)就认识了。 那时,我还像个没有离开学校的青涩的未成年人,在旅游公司兼职,爱玩爱闹,每个月都接待几批入境游客,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还没全部走一趟,并正试探着海外旅行的路线,之后,通过王兄介绍,我开始使用另外一个类似的换宿组织的网站 沙发客。 王兄是全球华人中第一批(据说是第一个)加入这个国际互助旅行组织的,他当时已经移民在加拿大。我不清楚这个异国交友互助旅行模式,感觉有些好奇,还有点搞不明白:他那样的帝都高干和商人家庭,应该不缺钱的,怎么整得像个乞丐一样,出去旅游,还要申请睡人家的沙发和地板吗? 不过因为好奇爱探索的躁动个性,我对这个国际旅行网站并没有太持久的热情,之后在很多家公司打过杂,做机械电子化学工程类的网站开发和技术文档编译工作,整天待在办公室,也很少出门并关注这些旅行信息。 非典型社交 那些年和他只有过年均三两次的联系频率,每次都很痛快地聊,完了就完了,然后大半年才联系一次。我不清楚,这样的交友方式是否算正常,但是我们觉得没什么。我经常在外地,或者在办公室一呆就是半年不出来,我也没有很多的朋友,几乎没有社交,没有娱乐,很少有业余时间,工作拼命卖力,深得老板器重,但让同事嫉妒和排斥,所以我连着三年换了两个单位,是真正的北漂,而且很愤青。 我不知道他对我的印象是什么,只听他偶尔说过我几次“这事不靠谱”。而他给人感觉是个超级不务正业的,凭着他的知识和人生阅历,以及他的加拿大户口,完全可以爬到社会的上层去,但是他似乎只满足于做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在网络上声援一些公平正义的声音,很无私地帮助别人,跟类似我这样的社会底层人混在一起,他经常说话用词造句带冷幽默,甚至辛辣讽刺,搞怪,我喜欢这种风格。 王兄夫人赵老师给人感觉就好多了,她和善,开朗,有学问,说话很好听(做过播音员和跨国公司的同声传译,据说和凤凰卫视杨澜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班同学),多才多艺。不过,我不在意人家具体怎样,只要感觉心肠不坏,我就乐意和他们说话,的确是我自己的缺陷,那时还不善于和人沟通交流,内向保守。 至08年底,我退出主流城市生活圈,回归到乡土田园生活之前,我已参加过几次王兄邀请的活动,我有些活动信息也告诉他的,但我们平常依然很少碰面和联系。 09年,我几乎全年都在外旅行,在湖北和安徽的农村生活,觉得城市生活太累了,需要恢复一下身心健康。年底有个赚钱的机会,给一个化学分析仪器公司做设备进口和操作手册,对方公司是德国的,跟他们交涉的过程中,发现那些德国人的英文水平实在跟我们不相上下,在涉及到商业合同的时候遇到障碍,多亏了赵老师丰富的知识指点下替我解困,很感激。 公益组织 2010年初,我重回北京,加入一个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公益组织,在郊区过着近似农民的生活,和一大群学生在一起,这一年没离开过农村,也很少和以前认识的人联系。 2011年夏天,有一天他在澳大利亚突然通过skype问我的近况,然后他对我涉入的“生态农业,食品安全,CSA” 等概念非常感兴趣。他在这一年的夏秋之间两次到访我所在的村庄和农场,在住的院子里树上新鲜地摘下来的柿子,还有亲手种的南瓜,黄瓜,还有薄荷草送给他。 我希望这种简单有乐趣的生活能够得到更多醉生梦死的城里人的认同和响应,并让更多人乐意加入。总之,劝告人们离开那个让人讨厌的主流城市生活圈。这一次王兄没有说我什么“不靠谱”,他似乎对我说的这些还比较感兴趣。 然后听说他也经常出现在市集和各种农场活动中,不知道他具体去过哪些农场或市集,一定比我去的地方多吧。 2011年底的时候,他提出,希望能够参与类似生态农业社区的创业,但是由于我所在的单位已经人满为患,吃住条件都是个问题,我虽然跟单位上推荐过不嫌弃环境和条件的王兄,但还是被婉拒了,真让人有些心灰意冷,这年头有连志愿者都要拒绝的吗? 我希望大家能够等待机会来临,而且经过几年的历练,我也不再是往日的那个小愤青,初步具备创业能力,但需要等待时机,我依然住在那个偏远的村庄,很少出门,通过网络远程与外界沟通,翻阅足够多的参考资料,做IT业底层的打杂工作,单位没能力给外援,我一个人也可以做的,虽然孤独,但是自己做主。 离世 2012年4月初,我得到淘宝的工作机会,让我加盟新创建的一个农业部,我预备离开之前的那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公益单位,即将回老家看看,然后南下赴任。几乎在同时,接到信息,王兄出意外,他早上跳楼自杀了…… ,还没来得及把我的好消息分享给他。 然后,我收拾了行李在农场义工兄弟老姚那里住,他说:“分享大家”(王兄的微博名)希望通过他捐一些东西,而且商量说就在4.3号一起去吃饭,不巧那天他外出有事就没去,但是第二天打电话过去,却被告知人没了。 那一周,我们每天说些过去的事,还有帮助处理以前单位经营管理不善的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我每天都有些失眠。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实在很不理解,也不会看人的,然后查赵老师的博客,才知道王兄有“抑郁症”。 紧接着是参加追悼会,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参加朋友的殡葬,我和赵老师一辆车,车厢后面是王兄的遗体,送殡仪馆火化,一路撒金元宝和纸钱,北方的民俗跟我们南方不一样,我有点懵,怎么大城市的人也搞乡下的风俗迷信? 类似我这种铁一样硬的人,是不会有眼泪,甚至都没什么情绪,也难以谈得上曾经我们有什么交情,我们淡得跟水一样的关系,到现在我对他的背景都不甚了解,连这些日志的文字都是苍白无力的。只知道他没了,变成一堆灰,躺在北京昌平殡仪馆1807号房间的小盒子里。 我本来能谈得来的朋友就不多,突然少了一个能够说话的人,有些无奈,叹息一声,好人难活…… 当天我脑子里有点空白,只是在结束时,依然想到的是生态农业和互联网的那一堆事,还和王兄的姐姐说了我接下来去淘宝农业部门的工作思路。 一路上赵老师都在啜泣地念叨着,看得出来他们夫妇感情很融洽和谐,对比我所见过的社会上和我自己家亲朋那些苟且在一起凑合多少年的夫妇,我太羡慕赵老师两口子,他们是丁克家庭,不想要孩子,大概都是不想让孩子受苦。 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想谈婚论嫁,也是由于担忧以后离婚吧!然后担心孩子教育和健康,担心吃的食物和饮用水的安全,总之有一大堆担忧。但是幸福的人却也不能永久地在一起,人间的悲欢离合是常事。若没十足幸福的把握,我这辈子也就不要成家了,以免给社会多制造一个悲剧。 赵家和王家的亲友都竭力想转移赵老师的注意力,不要再多想这些忧伤的事了,所以我也说了“赵老师以后我们经常一起出去玩吧”,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马上就离开帝都,不过一些事可以暂委托朋友老姚代办。 离京的前一天,有市集,本来约好赵老师一起去看看,我和姚兄都在,但是不凑巧,我手机忘记带出来,而且有事迟到。后来听说她在那里转一圈,就回去了,我也没碰上她,又一次很“不靠谱”吧。 到最后,我觉得对他的纪念的文字,通篇都是在说我自己的经历,或者我是他的一个映射吧。一直都很钦佩,他是我见过的中产阶级人群中最有觉悟的。

2012-5-1 · 1 分钟 · Atom.X

那些思维错乱的俗话

很多老百姓没啥文化,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习惯用一些俗话,但是,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很多话已经不适用了,或者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经典俗话 难得糊涂:为了更好自我麻痹;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通常说这话的人盯着不及格的看,觉得心安理得,能有点追求吗?考90分很难吗? 好死不如赖活着:大多数时候憋屈活着,还真不如死的痛快; 眼不见为净:脏的地方还是脏,不会因眼不见而变干净; 挂羊头卖狗肉:应该挂狗头卖羊肉,时代变了,狗肉更稀罕更贵; 光脚不怕穿鞋的:你光脚,我穿鞋,咱一起出去走走; 站着说话不腰疼:坐着或躺着说话才不腰疼; 少数服从多数:历史告诉我们,往往多数是错的,少数是对的;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在某些特定场景中,愚者可能占多数; 面不改色、心不跳:厚颜无耻,面不改色可以,但心不跳?那是死人吗? 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领导:坏人变老了,如何值得孝顺和尊重? 难以沟通 于是,我和亲友、同事、同学、周围的人越来越难以沟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经常讲虚假的、思维逻辑错乱的话。 光解释或证实给他们看,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论据是假的和错的,论点是伪命题,那就要废半天功了,我不愿意承担这个时间和精力成本,但他们也不愿意为学习和成长买单。 而且他们既然能这么说,大概率也就是深信不疑或信以为真理,想短时间扭转思维模式,那根本不可能,所以就没有谈话的共同基础,谈了也完全不会有效果,白费功夫。 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有正常的沟通呢?连日常的话都没兴致说,不得不开口的时候匆忙应付一下。 他们和我辩论从来都没赢过,我总是有充足证据证实给他们看,只是我懒得和他们费时间去讲那些低智商都能理解的常识。 他们生活和工作上碰到问题,找不到答案,有很多负面情绪,于是和我抱怨,当我试图解答,分析他们的问题时,他们口头上又极不情愿承认自己想错了,继续胡扯为错误辩护,由于我揭开他们不承认的事实,于是他们心里更不愉快了。有个比喻: 某人被恶意伤害,在身上留下伤疤,他去看医生,医生要治疗伤,总是要揭开伤疤去检查,这引来疼痛,于是他拒绝身体检查并痛恨医生。他的思维逻辑不是去找到问题源头:如何造成的伤疤?谁给他带来的伤疤,怎么找加害者索要赔偿? 这样导致他没有办法及时得到医疗救治,然后伤口恶化感染扩大,最后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媒体用词 主流媒体也有很多不长脑子,不学无术的人写文章风靡当下,让人看了不可思议。 出炉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新一届选美大赛名单出炉”,也就是“新鲜的美女出炉”,这群女人经过选美后就成了烤鸭吗? 果然是,选美的都不喜欢穿衣服,如同烤鸭被拔了毛,美女们满面红光喜气洋洋,也像那烤得金黄发亮酥脆的烤鸭表皮,揭开皮,里面全是油腻,正好满足中年油腻男的需求。 鸡蛋砸石头 我曾经也非常赞赏那种“鸡蛋砸石头”性格的人,认为他们勇猛,但仅仅是“勇气可嘉,并不提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如果那颗蛋可以孵小鸡,那就养鸡,然后鸡生蛋,把鸡场做大,如果能卖就换成钱,不能卖就自己吃,强身健体; 如果那颗蛋不能孵小鸡,那就把它吃了,补充身体能量; 然后用工具和体力把拦路的石头给砸碎或搬开。 好好的蛋被砸碎,不煎炒烹炸吃下去强壮身体,也不用来孵小鸡仔繁衍后代,偏偏有蠢货用这个宝贝砸石头上,可惜了蛋!蛋虽然分好坏,但是尚未孵出小鸡之前,谁知道它是好坏呢?总之,在我手里不会浪费,坚决不让它变成臭蛋和一无是处的脏东西。 我实在无法理解“鸡蛋砸石头”这种蠢货行为,这不是傻缺(傻子缺心眼)是什么?白白浪费一颗蛋,如果他家有矿不差钱,他可以使劲拿一万颗蛋去砸石头,或许有水滴石穿的功效,最终能把石头砸烂,但是用这么多蛋的能量去搞一块石头,明显地不划算,这是傻子也想得通的,但是很多人想不通,只能解释他们在意气用事而缺乏智商。 这不符合物理世界的规律,不守规则的结果,就是会被社会狠狠滴教训如何做人。 附录八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胡正的书 - 《我的世界之源代码》P226 这个程序员兄弟英年聪慧,很早就成功了,对世俗有很多不同看法,信了佛,有点疯疯癫癫。

2010-12-11 · 1 分钟 · Atom.X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下为古代和现代中文语境中,我喜欢常分享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常用于描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欢迎分享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更多类似的成语典故、歇后语、寓言短语。 积极和主动的 君子必慎其所居,择邻而居(Jūn zǐ bì shèn qí suǒ jū, zé lín ér jū.) 解释:环境能够影响人的气质和身体,有追求的人一定要慎重选择居住的地方,请选择好的邻居和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Jìn zhū zhě chì, jìn mò zhě hēi.) 解释:靠近朱砂的人会被染成红色,靠近墨水的人会被染成黑色,生活环境(好或坏)对人的影响很大,请慎重选择朋友、邻居和合作伙伴。 不改进,毋宁死!(Bù gǎi jìn, wú nìng sǐ!) 解释:人必须有强烈的追求进步和不断改进的决心,如果不能改进和进步,就宁愿死去,这是对自我提升和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没有改进的人生不值得过!(Méi yǒu gǎi jìn de rén shēng bù zhí dé guò!) 解释:如果我们不追求改进和提升,生活就会缺乏意义和激情。必须在各个方面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Qióng zé dú shàn qí shēn, fù zé dá jì tiān xià!) 解释:人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责任,在困境中保持自我修养和完善;而在富足时积极回馈社会,用能力和资源帮助他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 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 解释:我们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始终把社会和他人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只要社会还存在不公义,我们就应该不停歇地奋斗至死。 ...

2000-12-14 · 1 分钟 · Atom.X

图书/影片/学习资源推荐

在充斥着虚假盗版的媒体和视频平台上,有思想的精品内容比例较少,以下推荐一些为数不多可看的健康有益的内容。 盗版已经形成了网络常态,对全社会都没好处,整体环境已经毁坏了,很难出好片子。 也不建议在网上down种子看,很多免费的字幕组做的质量真滴还不行,我自己就有几年时间业余玩字幕组的,清楚这个情况,决定不再做字幕组支持盗版了。 想看进口大片要么掏钱,要么自己学英语看懂听懂,想不付出代价找免费的资源,这就是投机。 其实通过互联网看高质量正版影片,每个月花点钱,几十元而已,人人都支付得起,相当于进电影院一次的费用。 好看的进口大片请搜索这些平台 IMDB Youtube Netflix 纪录片 我看得最多的影片是纪录片,高中以后就很少看其他类型影片了,我重点关注的主题包括:自然环境、农业、食品。当年受《食品公司》,《家园 Home》的启蒙,引导我进入环境保护和有机农业的圈子。 CC讲坛 中国版的TED,CC讲坛是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创办的公益性讲坛,致力于传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和谐的创新思想。 环境系列:全球最佳纪录片 | 带你认识真实的世界(2020版) 请搜索日志。 Edward Snowden《永久记录》完整版 冲浪普拉斯 财经视频自媒体,爆这么多料,居然没有被屏蔽,还活得好好的,有实力。 喜马拉雅 从听梁冬的《发现中医太美》、《东吴相对论》开始用喜马。音频节目好处非常多,内容有深度,不费眼睛,可以边走路坐车边听,不耗费额外的时间,所以我更推荐音频节目。 由于少了图像,于是少了许多不良信息的刺激。可能被大环境裹胁,喜马拉雅内容也开始往低俗视觉方向进化,也不是所有内容都是良品,需要稳重选择。 喜剧 这是我早期看过的一些好笑的影片,后来没时间看其他的了。 虎口脱险 La grande vadrouille (1966) 上帝也疯狂2 The Gods Must Be Crazy II (1989) 三个傻瓜 3 Idiots (2009) 《暴走大事件》 嬉笑怒骂,满怀娱乐精神,针砭时弊,形式荒诞但不低俗,哗众取宠但不毫无底线,是一个有着新闻理想的节目,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除此之外,最近10年,博主几乎没看过其他中文喜剧、讽刺、脱口秀类娱乐节目。 动画片 宫崎骏系列 迪士尼系列 儿童成长 特别推荐,是因为发现适合给孩子看的太少太少,包括90年代之后出的国产动画片很多都太傻了,80年代有不少精品。 菊次郎的夏天? 蝴蝶? 科幻&未来 黑镜 Black Mirror 欢迎大家推荐, 图书 和君书单2020 | 建设知识结构:企业家和投行家阅读书目单 这个书单蛮好,但是维护不容易,展示形式如果通过amazon kindle,或豆瓣网会更好。 持续更新 …… 关于远程团队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每周花2小时,停下工作,摆上茶水点心,放松身心,读书和学习交流 Megaease创始人左耳朵耗子推荐,DHH的系列图书作为团队和文化建设的教材,以下三本书: 重来1: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 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 重来2:更为简单高效的远程工作方式 REWORK 重来3:跳出疯狂的忙碌 REMOTE douban DHH 37signal ...

2000-8-4 · 1 分钟 · Atom.X